人工智能技术的前进,“智慧工地”的逐渐普及,让建筑施工变得信息化、精细化、效率化。现阶段智慧工地已迈入数据化、智能化和监管化的“高速”轨道,那么,下一站又将会在哪里?我们从一个建筑业老兵——波哥笔记中,发现了独特的视野,他的丰富经验为我们带来新发现。
一、下一站重点还是安全
目前智慧工地的核心是安全。一方面是人员安全(闸机门禁、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等),另一方面是设备使用安全(塔吊监测、升降机监测等)。
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1.对项目部,首先的基础就是安全施工。出了事故,善后麻烦、停工整改乃至可能影响公司后续投标,可以说是项目经理不能承受之重。
2.对政府监管部门,首要关心的也是安全。出了事故,责任部门首当其冲,焦头烂额;相关部门监管的重点也就是安全、欠薪问题。
3.对智慧工地供应商,最易切入、最能快速体现价值、能解决项目部与政府痛点的,也是安全方面。
所以,基于安全对上述三方的重要性和意义,匹配智慧工地在逐渐普及、尚未完全成熟的现状,智慧工地接下来的重点还是安全,应该继续在安全方面深入。
二、如何深入“安全”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重点是基于视频的目标检测、行为分析。设想以下场景:
1.工人未带安全帽,或将安全帽摘下,系统自动提醒相关人员。
2.工人倒地不起,系统自动预警病提醒相关人员,紧急处理。
3.在系统设置防护周界,有人翻越时、设置危险区域,有人进入时,系统自动提醒安保人员。
4.塔机司机拨打手机、疲劳操作,系统自动提醒司机与相关管理人员。
......
以上场景,都是安装摄像头后,智慧工地系统基于视频做实时的目标检测、行为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提醒的。
这就是更深入、更智能的安全防护。
三、安全深入实现的可行性
设想是美好的,但目前可以实现吗?个人认为,已有充分可行性。
1.已有成功案例:在公共安防等领域,实际已有不少类似实现,如可疑人员徘徊检测等。
2.AI技术的提升和商用
行为分析、计算机视觉,属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范畴。在这里,我们不要觉得AI神秘、和自己的应用型产品很遥远。
实际上,它离我们很近。
1)在技术上,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足够成熟
详情可见《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实际上自2016年AI在图像识别上已超越人类(ILSVRC 2016的图像识别错误率已经达到约2.9%,远远超越人类的5.1%)。
厂商参考:“既有明星算法型厂商如商汤、依图、旷视、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码隆科技、扩博智能、图谱科技、北京深醒科技,又有大型CSP厂商如腾讯云、百度云、阿里云、金山云、AWS,还有众多传统的安防厂商如海康、大华、易华录、以萨科技、华尊科技、智慧眼科技等等”。(来源:IDC:2018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研究。)
2)AI技术公司与智慧工地公司相互需要、相互成就
AI技术公司有AI技术,这是应用型的智慧工地公司目前较难具备的技术能力。
智慧工地公司有工地的应用场景、有巨量的特定行业数据(视频、图片等),这是AI技术公司不容易进入和获取的。
所以两方是有机会相互成就的。AI技术得以进入建筑行业,并获得行业数据进行训练、变得更适合建筑行业;智慧工地公司获用AI技术,得以实现目标中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当然,面对“智慧工地”,我们也不应只往前赶,实际上业内原有的智慧工地的子业务系统尚有较多需验证优化的地方,需要务实地在项目上、工地上,再深入仔细验证打磨